Blog Detail

  • 骫的解释

    骫 基本解释

    ● 骫

    wěi ㄨㄟˇ

    骨弯曲。

    委曲;枉曲。也作“委”。

    集聚;积聚。

    树木弯曲的样子。

    姓。

    ● 骫

    wán ㄨㄢˊ

    〔骫骳〕方言。顽皮。

    德语 krumm

    法语 être plié,tordu

    【漢典】

    骫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骫 wěi

    (1) 骨端弯曲。引申为枉曲;弯曲 [bend;violate]。如:骫丽(曲折盘旋的样子。同委丽)

    (2) 聚集 [accumulate]

    小人积非,祸所骫也。——扬雄《太玄经》

    常用词组

    骫骳骫法骫靡骫曲 【漢典】

    骫 國語辭典

    骫ㄨㄟˇwěi

    骨頭彎曲的樣子。《玉篇·骨部》:「骫,骨曲也。」

    枉曲、委曲。《呂氏春秋·孝行覽·必己》:「尊則虧,直則骫,合則離。」《漢書·卷四四·淮南厲王劉長傳》:「皇帝骫天下正法而許大王,甚厚。」

    聚集。漢·揚雄《太玄經·卷五·積》:「測曰小人積非,禍所骫也。」

    【漢典】

    【亥集上】【骨】

    骫·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3

    骫 《康熙字典》

    【亥集上】【骨】

    骫·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3

    【玉篇】同骪。

    【漢典】

    【卷四】【骨】

    骫 《说文解字》

    【卷四】【骨】

    《說文解字》

    骨耑骫奊也。从骨丸聲。於詭切

    《說文解字注》

    (骫)骨耑骫奊也。夨部奊下曰:頭衺骫奊態也。招隱士曰:林木茷骫。王注:枝條盤𥾍也。枚皋傳:其文骫骳,曲隨其事,皆得其意。師古曰:骫骳猶言屈曲也。然則骫奊者,謂屈曲之狀。骫字廁於此者,統人及禽獸之骨言。从骨丸聲。於詭切。十六部。按丸聲在十四部。此合韵也。

    【漢典】

    骫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wei˨˩˦ 日语读音 MAGARU MAGERU ATSUMARU SUTEOKU韩语罗马 I

    客家话 [海陆腔] wui3 [客英字典] vui3 [台湾四县腔] wi3粤语 wai2

    近代音 中古音 影母 紙韻 上聲 委小韻 於詭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歌部 ;王力系统:影母 歌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骫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骫」 說文‧骨部「骫」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内地台湾香港

    异体字骩 骪 𩨖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