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迅实国际,(https://xueqiu.com/9366148929/317973479)
▽
壹、国内上市难度增加
(一)国内政策改革
近年来,消费和服务类企业在境内上市的道路愈发崎岖。一份虽未被官方公开承认但却在实际操作中产生重大影响的内部文件,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将 “衣食住行” 等消费类项目打入了 “冷宫”,被列为限制申报类行业。这一政策导向使得许多原本怀揣上市梦想、业绩优良的企业瞬间陷入困境。
以百菲乳业为例,这家企业在过去的数年中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营业收入从 2020 年的 8.65 亿元一路攀升至 2022 年的 16.52 亿元,归母净利润也从 1.24 亿元增长值 1.68 亿元,且在 2023 年前三季度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营业收入达到 14.55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39 亿元。然而,就是这样一家业绩斐然的企业,在向北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后,却连受理的机会都未能获得。
同富股份的遭遇也如出一辙,从主板撤回申请后转战北交所,最终依然未能敲开境内资本市场的大门。这些企业并非个例,它们的遭遇反映出了当前境内资本市场对消费类项目的极度谨慎态度。企业们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精心筹备上市事宜,却在政策的限制下,连最基本的受理环节都无法通过,这无疑给企业的发展规划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声誉也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二)上市标准改革
境内资本市场对消费类企业的审核标准与市场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脱节。尤其是对于那些采用 2C 直销或 2B 经销模式的消费类企业来说,审核过程中的穿透核查成为了一道几乎难以跨越的障碍。这类企业往往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这些客户数量众多、规模大小不一且知名度参差不齐。对于审核人员而言,要对如此复杂的客户结构进行穿透核查,其难度可想而知。
以一家知名的服装连锁企业为例,其在全国拥有数百家门店,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每年服务的消费者数量高达数百万。其经销商网络更是遍布各个地区,既有大型的区域经销商,也有众多小型的零售合作伙伴。在审核过程中,需要对每一笔销售交易进行详细追溯,从消费者的购买记录到经销商的进货渠道,从线上订单的真实性到线下门店的库存管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提供详尽的证据和资料。这不仅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去整理和汇总,还可能因为一些历史数据的缺失或不完整而导致审核受阻。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这些企业却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和价值。它们通过精准的营销策略,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往往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能够创造出丰厚的利润。在投资者眼中,这类企业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是资本市场中备受追捧的对象。但遗憾的是,现有的审核政策却未能充分认识到这些企业的优势,使得它们在境内资本市场的上市之路布满荆棘。这一现象导致了大量优质的消费类投资标的无奈地选择离开境内市场,转而寻求境外资本市场的青睐。
(三)上市流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消费类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境外。例如,某新兴的美妆品牌,在国内市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但考虑到境内上市的重重困难,毅然决定赴港上市。在香港资本市场,其独特的品牌定位和快速增长的业绩吸引了众多国际投资者的关注,成功募集了大量资金,为企业的进一步扩张和研发投入提供了有力支持。还有一家连锁餐饮企业,在经历了境内上市的波折后,选择在纳斯达克上市,借助美国资本市场的优势,迅速提升了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开启了全球连锁经营的新篇章。
图片来源:迅实国际
境外资本市场对于消费类企业有着不同的审核标准和市场环境。以新加坡证券市场为例,其对于消费类企业的审核相对注重企业的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和品牌影响力。如果一家消费类企业能够证明其在特定细分市场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和良好的品牌口碑,即使在财务数据上并非绝对突出,也有机会获得上市资格。而且,境外市场往往有着更为多元化的投资者群体,他们对于消费类企业的理解和包容度更高,能够给予企业更为合理的估值。这对于那些在境内市场被低估或难以获得认可的消费类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贰、港交所上市的流程与优势
(一)上市要求
1. 选择上市地点公司需决定在香港交易所主板还是创业板上市。
2. 聘请中介机构聘请保荐人、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机构。
3. 进行尽职调查保荐人对公司进行业务、财务、法律等方面的尽职调查。
4. 拟定上市文件根据尽职调查结果,起草招股书和上市申请文件。
5. 提交上市申请向香港交易所提交正式上市申请。
6. 获得批复通知书如果申请获香港交易所批准,将获得批复通知书。
7. 确定发行价格根据询价结果,确定最终发行价格。
8.刊登招股书向公众刊登招股说明书,开始进行股份发售。
9. 股份发行上市完成股份发行后,股份正式在交易所上市交易。
10. 发布上市公告上市首日,公司发布正式的上市公告。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香港主板/创业板上市流程,中间可能还有其他更为具体的步骤,但大致过程是这样的。
公司需决定在香港交易所主板还是创业板上市。
图片来源:迅实内部资料
(二)香港上市条件
图片来源:迅实内部资料
(三)香港上市SPAC
图片来源:迅国际内部资料
叁、美股上市流程与优势
(一)纳斯达克上市条件
图片来源:迅实内部资料
(二)上市流程
图片来源:迅实内部资料
图片来源:迅实内部资料
中国企业到纳斯达克上市,获得融资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国际知名度。
在纳斯达克上市可以为公司开展国际国内的合作提供舞台。纳斯达克为上市公司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最重要的便是后续融资的便利,纳斯达克在后续融资上没有时间的限制,最快6个月就可以做二次融资。
图片来源:迅实国际
国内企业通过海外上市,既为国外企业了解国内企业提供了信息平台,也为国内企业走向国外资本市场创造了良好开端。通过在海外上市,企业无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海外声誉,从而有利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以及在对外贸易中争取得到信贷和服务的优惠,为企业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纳斯达克上市优势
美国拥有活跃的外汇市场、股票市场、期货交易、证券市场等金融产品市场。
纳斯达克是美国上市公司最多,交易量最大的交易所,大约有5400家公司在此挂牌上市。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涵盖所有高新技术行业,包括软件、计算机、电信、生物技术、零售和批发贸易等。
截至2024年5月13日,共有16786家企业在美国上市,总市值为59万亿美元,总股本为5.77亿股;
图片来源:迅实国际
美股IPO共达成162家企业的上市,总融资规模高达1196亿美元,8436.75亿元人民币;
截至2024年5月10日,共有162家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总市值17436.46亿美元。就上市市场而言:有133家企业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有29企业在纽约交易所上市;